“我在基層工作已有5年時間,親身經歷并見證了寧夏農業農村日新月異的變化,對農業農村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。”周娟說,目前我區仍存在農業產業化水平不高、農業產業鏈條短、農業附加值低、群眾獲得產業發展環節收益較少等問題,制約著鄉村振興的推進。
周娟建議,打破村村為界的發展格局,打造鎮域內政策集成、企業集中、服務集合、要素集聚的現代產業體系,促進農業產業延鏈、補鏈、壯鏈、強鏈,全面提高鄉村產業韌性和綜合競爭力,不斷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。
構建土地規模化運營機制,培養職業農民,發展“數字+種植業”技術,打通“人、地、機、物”生產作業全要素,貫穿耕種管收全環節,降低農業生產成本,提高效率,保障糧食安全,解決農村部分村民進城、耕地撂荒和大戶吃土地流轉飯的問題。
支持和引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有效投資,破除“村村振興”的局限性,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走出村域,以產權為紐帶到區位條件更好的其他村域聯合發展、到縣域內甚至市域內的產業園區集聚發展,實現“產業出村、收益回村”。(寧夏日報記者 智慧 王鼎 文/視頻)